中医作为我国传统治疗方式在治疗瘢痕方面也有其独特的方法,中医治疗瘢痕有不良作用小,复发率低的优点。本文总结了中医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式,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参考。


瘢痕由肌肤的损伤开始,无论是锐器、事故、跌倒,亦或是烧烫所致损伤。损伤势必会破坏人体的经络,经络受损,血行气运不畅,瘀堵处易形成瘢痕。
病机:
《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太平圣惠方· 灭瘢痕诸方》云:“夫瘢痕者,皆是风热毒气,在于脏腑,冲注于肌肉,而生疮胗。及其疮愈,而毒气尚未全散,故疮痂虽落,其瘢犹黯,或凹凸肉起。”
明《普济方》记载: “积风热诸毒于肺腑,发于肌肤而为疮疖,析疮愈余毒未散,故疮痂虽落而疤痕不灭。”
从气机来讲,正气虚弱时,更容易出现邪气入侵。
而所谓瘢痕体质,赵庆利等研究认为其指的是瘀血、痰湿、湿热体质。这可能与现代医学中的炎症因子增多有关。
《黄帝内经》认为“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病理性瘢痕虽生于肌表,其发病之根源在于脏腑功能失调及气血的改变。因此湿毒搏结、气血瘀滞更易形成病理性瘢痕。以上病机均说明,防治病理性瘢痕需要内调外治。


中药分为中药汤剂、中药提取物以及外用方剂,其他的中医手法包括针灸等
活血化瘀、清热化痰为主,血瘀兼热毒者,应给予活血化瘀佐以清热解毒之品;兼郁结者应活血化瘀同时佐以解郁散结之品。
因活血大都耗伤正气,应适当配伍补气药,如鸡血藤具有养血而不滞结、活血而不伤正的优势。
1、积雪草苷:是从积雪草中提取物,具有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促进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减少免疫细胞数目、 封闭血管、疏松胶原纤维的作用。
2、姜黄素:是从姜黄中提取的一种植物多酚,也是姜黄发挥药理作用的最重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 化、抗纤维化、抗肿瘤等多种作用。
3、苦参碱:从苦参中提取制成的一种生物碱,具有明确的抗纤维化的作用。苦参碱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也具有抑制作用,并可引起其超微结构发生变化。
4、丹参酮:丹参酮类物质能通过MEK-ERK激活MAPK信号通路,进一步激活VEGF信号通路,影响细胞DNA合成,从而影响成纤维细胞增殖;还可能通过MAP2Kl、HGF受体、PP-1G、hPDKl等靶点作用于黏着斑信号通路,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
5、粉防己碱:从汉防己根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具有消炎、镇痛、降压、舒张平滑肌及抗癌作用。
6、红花: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作用,红花对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7、三七总甙:三七的有效成分,具有滋补强壮、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 抗炎、抗衰老及护肝等多作用。三七总甙可以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含量,从而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殖及以胶原的过度沉积,来达到抑制瘢痕组织过度增生的目的。
8、人参皂苷:从人参中提取的一种稀有的单体成分,人参皂苷Rg3在多种炎症疾病中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瘢痕形成。
9、黄芪:具有调节免疫、抑制炎症、抗纤维化的作用。黄芪注射液可能是治疗增生性瘢痕较好的药物。
1、黑布药膏:赵炳南老先生所创,方药组成为老黑醋250g,五倍子100g,蜈蚣1.2g,蜂蜜100g。具有破瘀软坚的功效。
黑布药膏可以通过抑制Bcl-2mRAN表达,促进BaxmRAN表达和细胞凋亡,显著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纤维的含量,降低瘢痕增生指数,从而抑制增生性瘢痕组织增生。
2、五倍子瘢痕膏:欧阳恒教授在黑布药膏基础上改良所制,方药组成为黑醋、五倍子、蜈蚣、丹参、威灵仙、地骨皮、白矾。
五倍子瘢痕膏可通过调控 miR-21及mTOR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有效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最终达到抑制瘢痕增生的目的。
3、瘢痕膏:方药组成为米醋、蜂蜜、五倍子粉、丹参粉、汉防己粉、五加皮粉、蜈蚣、冰片。
4、白藜芦醇软膏:药虎杖、黎芦、决明子等的主要提取物。通过激活 miR-4654/Rheb轴的自噬,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形成。
5、生肌玉红膏:方药组成为当归、紫草、血竭、白芷、轻粉、白腊、甘草。起到清热凉血,行气活血化瘀,利湿排浊,消肿散结的作用。高浓度生肌玉红膏可显著抑制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I、III型胶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纤连蛋白的mRNA表达,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I、III型胶原的蛋白表达,最终达到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减少胶原沉积,从而减轻瘢痕增生的目的。
6、瘢痕止痒软化乳膏:常用成品外用软膏,方药组成为五倍子、威灵仙、牡丹皮、泽兰、冰片、薄荷脑、樟脑、水杨酸甲酯。有止痒、止痛、软化瘢痕作用。
中医药是我国的宝藏,可能更适合国人体质,利用好中医药在瘢痕治疗中的作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